美好的城市生活是人们的共同期待。但是,美好城市生活不是自然形成的,更不会从天而降,而是源自精心治理。当前,婺城区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相继打出“街道大工委”“一圈六方”、城市党建综合体等组合拳,通过党群连心,打响“城市红管家”品牌,不断提升区域居民的幸福感,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加温暖,画好城市治理“同心圆”。
“一圈六方”打造商圈党建新品牌
为进一步强化商圈凝聚力,提升治理水平,市人民广场商圈管理办公室和婺城区城中街道西市街商圈联合党委合署办公,进一步强化“党建+治理”聚合力,由商圈联合党委统一协同商圈各党组织通力合作,全面深化“组织攻坚、资源共享、事务共商、品牌共创、党员共管”机制,以优质党建工作推动商圈优质发展。
由婺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开展西市街商圈“一圈六方”长效管理,通过六方(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公安、建设、商务、商圈市场主体)协作,做精做细商圈单位责任落实,树立“一盘棋”思想,通过推进商圈综合管理工作,实现“共管、共治、共享”新格局。
“没想到还能送证上门,执法部门‘零距离’服务,让我心里很温暖。”昨天,西市街商圈经营户李女士点赞“一圈六方”管理。
原来,疫情发生以来,商圈不少经营户复工复产受到影响,部分经营户为抢占商机,纷纷把货物搬上过道销售。考虑到经营户复工复产的迫切性,商圈办执法部门为经营户持续上门送上“临时占道许可证”,全力保障复工复产。
据悉,自开展“送证上门”服务以来,执法部门已为复工复产企业办理占道审批229件,送证上门27件,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和热情耐心的服务态度受到办事群众的好评。
目前,商圈联合党委发挥大党委优势,正联合有关部门单位共同开展以“直播服务进商圈、法律服务进商圈、助企服务进商圈”的“三进服务”活动,直接拉动商圈消费1000多万元,推动商圈经济全面复苏,有力有序打好西市街商圈疫情防控“下半场”。
街道大工委协调解决城市治理难题
“‘两街’消防施工快结束了,多年愿望终于实现!”上周末,家住婺城区城中街道西市街社区的居民杜秋莲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这条文字的背后,不仅体现了该区文明创建决战的力度,还有敢于担当、精准破难的服务理念。
杜秋莲家住市区宾虹广场。这里位于江北核心商圈的“两街”地块,商住楼、居民小区、办公楼、商铺、夜市等集聚。整个地块的消防系统为一个整体,长期无人管理,部分设备锈蚀、损坏严重,部分区域路基下沉导致供水管网受压破损。
对此,作为属地管理的城中街道大工委发挥统筹协调功能,多次牵头驻区单位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但因地形复杂、前期施工图纸缺失、涉及驻区单位部门众多等诸多问题,进展十分缓慢。
今年初,城中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轶材主动认领,将“两街”消防列为书记领办重点项目,与建设、执法等共建单位共同成立工作组加以推动落实。今年是金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冲刺之年、决胜之年,市里提出重点做好“七篇文章”的创建思路,其中“基础设施优化”排在首位。同时,婺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经主要领导现场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协商后,确定维修改造方案,由区政府统筹经费,城中街道具体负责。
街道大工委坚持服务为本、确保精准对接,为“两街”地块建筑消防设施维修改造工程做好准备工作。今年3月,工程顺利进场施工。目前,宾虹、西华两个广场消防工程已接近扫尾,整体工程预计6月底可完成。“我们将保质量、抓进度,确保7月底前全面完成施工,彻底解决这个困扰居民多年的消防安全隐患。”陈轶材说。
打造“五美”花漾商圈
提升创建水平
夏日艳阳里,婺城区西市街商圈内人来人往。6名身穿蓝色执法制服的女子巡逻队员,挺着飒爽的身姿,迈着整齐步伐,在人群中格外醒目。
“你好,请注意门前卫生。”每走过一家商户,女子巡逻队员就主动上前提醒商家及时清理门前垃圾,做好“门前五包”,她们走街串巷巡逻劝导,成为城市中一道美丽风景线。
作为金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窗口”,西市街商圈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甚至市民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文明城市的成功创建。破题,唯有从细节抓起。
事实上,除女子巡逻队这个“城市红管家”,在西市街商圈联合党委统领,各职能部门牵头下,商圈还有“啄木鸟”服务队、联合执法大队等多支特色队伍。通过特色队伍服务,西市街商圈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和好评。
目前,西市街商圈执法部门正以“党旗美、环境美、形象美、产品美、体验美”为内容,进行“五美”花漾街区创建,多部门协同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通过各部门通力合作,全面整治市容顽疾,完善公共设施,商圈变得更加美丽整洁,秩序良好。”婺城区综合执法局城中中队中队长任岳东说。
西市街商圈执法部门还从环境、卫生、立面等多方面着手,积极开展“门前五包”“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公益广告”整体提升,“标志标线”精细治理,“景观提升”“烟头不落地”专项整治等“六大行动”,全面助推文明城市创建再上新台阶。
目前通过共建、共享、共创,商圈内营造出浓厚的创建氛围,凝聚起强大的创建动力。
“随手乱扔垃圾的人少了,绿色植物多了;臭气熏天的垃圾堆少了,分类垃圾桶多了;乱停乱放的电动车少了,整洁畅通的人行道多了……”居住在西市街附近的市民陈冬梅说,现在走在西市街上,每个地方都干干净净,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观小品,看着很舒心。